. 普仁首頁 . 志工參與 . 贊助普仁 . 希望膠囊
認識普仁普仁記實 - 區域推薦辦法普仁采風活動報導影音專區感謝與祝福
普仁采風普仁獎首頁 > 普仁采風 > 普仁采風 > 樂於從嚴母變孩子朋友的郭玲玲
得獎故事
志工感想
人物特寫

[ 轉寄好友 ] [ 友善列印 ] [ 字級設定: ]

樂於從嚴母變孩子朋友的郭玲玲

新北市靈鷲山普仁獎嘉義區家訪志工郭玲玲說,沒想到一開始只是好奇心驅使擔任志工,卻在一次次家訪過程中,發現責任重大,不但療癒自己,也轉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,轉以關心代替打罵,親子關係改善更是她始料未及的收穫之一。

擔任普仁獎家訪志工逾十年的郭玲玲,回想起二十年前丈夫離世後的那幾年時光,「思念」讓她如行屍走肉般生活,難過到眼淚總是不聽使喚,看甚麼都不順眼,老是在怨嘆命運怎麼這樣的安排;擔任志工後學會放下,尤其是放下對孩子的執著,逐漸比較不會計較,心靈較為平靜,也不再抱怨,擺脫自怨自艾的人生低潮,能樂觀、正面克服許多生活上、環境上的難關。

母代父職的郭玲玲表示,改變最大的則是她的教養方式,以前總認為孩子一定要贏過別人,教育上常常不假辭色,講話相當嚴厲,以威權、命令兩個孩子一定要照著自己的規劃來做,親子關係常處於緊繃的緊張狀態;雖然只是轉念的小改變,但卻發現親子間的摩擦減少,彼此間的信任,讓她成了孩子的「麻吉」,她也樂於從嚴父變成慈母、朋友的角色。

郭玲玲指出,在家訪的過程,看見原本生命中未曾接觸過的歷程,讓她跳出原本生活的框架思考事情,看事情的態度與方法也都因此不同,心態、想法改變後,不但成就了品德優良的普仁獎得獎小太陽,自己也在這過程中被療癒,不再怨嘆命運無情;同時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,樂於聆聽、分享、溝通,用同理心理解孩子們的思考模式,從母代父職的嚴母角色,成為孩子無話不談的朋友。

郭玲玲認為, 「在別人的需要上,看見自己的責任!」並觀察到一般人對出身家庭環境困苦、隔代教養、單親家庭的孩子,有較自卑的刻板印象,但普仁獎得獎的學生,都有正面、陽光的樂觀特質,而學校導師的關心,發揮了相當關鍵性的作用,這也是學校教育功能的最佳展現;近年來也以帶領新進的家訪志工如何訪問、陳報等為一大樂事,期盼持續在志工這條路奉獻下去,讓愛永不止息!

 



您覺得這則故事:


高興

興奮

有趣

傷心

難過



靈鷲山慈善基金會
Ling Jiou Mountain Charity Foundation
服務專線:02-8231-5789
傳真專線:02-8231-5818
服務信箱:charity@ljm.org.tw
靈鷲山慈善基金會靈鷲山全球資訊網
Copyright © 2015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. All Rights Reserved 靈鷲山佛教教團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