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普仁首頁
.
志工參與
.
贊助普仁
.
希望膠囊
普仁獎首頁
>
普仁采風
>
普仁采風
> 家訪志工 跋山涉水尋找小太陽
得獎故事
志工感想
人物特寫
[
轉寄好友
] [
友善列印
] [ 字級設定:
]
家訪志工 跋山涉水尋找小太陽
要成為靈鷲山家訪志工,必須經過專業的家訪培訓,還要會同資深志工的陪伴引領,不論深山野嶺,或是披星戴月,家訪志工們總是長途跋涉地去探訪每一位家訪對象,不肯遺漏任何一位值得被表揚的孩子,也是普仁精神的具體表現。雖然必須經歷如此辛苦的訪視過程,但靈鷲山的家訪志工們卻樂此不疲,「透過家訪過程,讓我們發現施比受更有福;每個普仁小太陽面對困境卻毫不放棄、努力向學,同時承擔起原本該是大人完成的家務。孩子們的坦然及承擔,更加令我們珍惜現在的幸福。」
家訪志工除了要有星探般的眼力去觀察微小的生活細節外,還要擁有客觀公正的判斷力,更須具備謹慎嚴謹的溝通技巧,以便深入了解家訪對象的實際狀況。每一位家訪志工,除了擔任普仁獎小朋友評選過程中的重要推手,甚至會在接續的服務過程中,成為改變普仁孩子生命中的貴人。所以,每位靈鷲山的家訪志工,皆秉持著最認真與最無私的態度,為每位普仁獎孩童作最正向的引導。
普仁精神
讓下一代看見未來
長年服務於靈鷲山台南講堂的吳義成,多年來主要訪視的地點皆是台南區偏鄉。某次家訪前往台南縣南化水庫上游集水區的瑞峰國小;一趟車程來回4 個多小時。沿途還行經落石區。
經過了沿途詢問,找到了小朋友的家。一進門,看到那外表類似家的建築,其實只是用簡陋竹子搭建成的破碎屋頂,拼接著由黑紙、柏油充當黏著劑的房子。脆弱的建築雖暫時勉強抵擋風雨,但卻面臨隨時都可能坍塌的危險。而僅剩爸爸、阿嬤跟小美三個家庭成員。由於大部分時間父親都在外地打工,家中剩下年邁的阿嬤就由小美照料。從小就接受隔代教養的小美,心情總是顯得複雜憂鬱,看似早熟堅強;但內心裡最深沉的恐懼,卻是害怕爸爸或阿嬤會不會突然不要她,害怕被遺棄的擔憂與無助,讓前去家訪的吳師兄也不免鼻酸。國小四年級的小美除了肩負家裡的工作,更難得可貴的是課業成績也能維持一定水準,待人處事雖然害羞但不失禮節,面對清寒的生活也絕不喊苦。小女孩天真的說出最微小也是最大的心願:「我只希望能和家人在一起⋯⋯」。這場景讓參與家訪的吳義成動容,更成為堅持實踐「普仁精神」的動力,吳師兄發願說:「要讓下一代,能夠看得見他們的未來」。
受訪學生
早熟中透著堅強
每一位靈鷲山家訪志工,都珍藏著一段段感同身受的普仁經驗,為了發掘出更多品德優良的小太陽,面對困難的孩子,家訪志工們堅信,在孩子天真與早熟的堅強身影中,可以看見生命的價值與能量,這也是佛菩薩想要教會我們的事,讓我們用一顆柔軟的心,學習用平凡的愛,來傳遞不一樣的力量。
您覺得這則故事:
高興
興奮
有趣
傷心
難過